当前的位置: > 首页 > 卓企观察

万科:遗失了初心,但没忘记求变
作者:骏岳    来源: 卓企网    时间:2015-05-20    评论:0    点击:4100


内容摘要:近日郁亮率领万科管理层50多人访问美的,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。有人说,万科其实早该去,只是以往地产行业10年的好日子,消磨了他们的进取心,阻滞了他们前进的脚步。

518日,郁亮率领万科管理层50多人访问美的,很快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。有人说,万科其实早该走出去,只是以往地产行业10年的好日子,消磨了他们的进取心,阻滞了他们前行的脚步。

我分享两篇文章,一篇是“万科周刊”刊发的文章——《万科·美的交流记︱“唯一不变的就是变”》(有节选),偏宏观;另外一篇则是10多年前,美的刊物“新视界”刊发的文章——《访〈万科周刊〉归来的梦想》,偏微观。对比阅读,余味隽永,值得深思。

万科·美的交流记|唯一不变的就是变

【注:本文2015年5月19日刊发于《万科周刊》】


郁亮向方洪波赠送乐跑礼品

因为23年前的那个决定,万科错过了一名前任周刊主编,美的有了一名现任董事长。

现在看来,方洪波这个决定非常正确。他赶上了92年邓公南巡后的改革大潮,孔雀东南飞,与当年的万科擦肩而过,却亲历了乡镇企业蜕变升级的全过程。时代选择了美的,美的选择了他。

他曾说,大学学的东西在工作岗位上是没有用的。这源于他的亲身体会——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当年为了培养他,把他先后放在内刊、广告、市场、销售、事业部总经理等岗位上历练,他不得不快速适应陌生的领域,清零已有的成功。

听上去像是一个逆袭的励志故事,不过他身处传统行业,再加上低调务实的作风、独特的成长履历,所以你不会在机场书店屏幕上看到他。虽然,他很喜欢引用那个经常在机场书店屏幕上出现的人。


18号这天的交流会上,方洪波说:美的模式是复制不了的,“绝对复制不了的”。

那么,问题来了:一家房地产公司,利用半个工作日,投入50多名管理层的时间成本,来到一家制造业为主的公司,到底学些什么?

郁亮说,两届公司业绩相当,但含金量不同,万科遇到的压力不如传统家电行业,但美的各类家电都做到数一数二,三年前美的开始调整,现已收效,可为万科借鉴。

方洪波说,家电行业“大规模、低成本”的商业模式已经失效了,移动互联扩展和模糊了整个行业的边界,竞争的焦点从独立的产品延伸到相关产品的系统。

这个说法听上去很理论化,不过看到最近美的结盟小米,做智能空调,也就能理解。方曾说,智能家电中的模块核心,“一定要用美的的模块”。

方还强调,现阶段,组织和管理变革比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重要,组织不改,什么技术、产品改造都是空的。

他这样说是有底气的:员工数由三年前的20万人减为今天的11万,利润却是2012年的3倍。

手握骄人业绩,他并没有满足,最近还在酝酿进行新一轮“翻天覆地的改造”,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潮流。他谈到,马云给的建议是:传统企业互联网改造,关键取决于董事长,“董事长想改就改了,董事长不想改就永远改不了。”

说这话时,他加重了语气,他说自己相信这个时代,也试图看清这个时代,但总感觉力不从心,看《失控》,“看了好几遍没看懂。”

谦虚。当然,笔者以为,看懂《失控》不等于转型一定能成功,其中关节在于:跟你一起走的人是否看《失控》。

方这样形容转型中的感觉:一个拳头打下去,就像打在棉花上一样,没反应。

话音未落,万科这一边的前排,频频点头。

棉花不是质疑拳头的权威,而是太擅长把受到的压力分散、变形。领导力强如毛主席,也谦逊地说自己“没有能改变世界,只是改变了北京郊区的几个地方。”随着组织规模的增大,管理做到最后,都是与人性中的五十度灰搏斗。

这三年,他取消了管理层的专用电梯、小食堂;让集团高管由管理者变为执行者,提高效率;完善股权激励计划和合伙人计划;在“不换思维就换人“的思路下,他提出每一个层级必须配80后、90后,平均年龄必须不能高过30岁(马云对他说过:年轻人最相信未来,因为他们没有过去)……

笔者随队走访过不少大企业,这些做法还是令人大开眼界。三年又三年,美的不停自我更新,那么,什么是不变的?

对于全场最后这个问题,方洪波的回答是:唯一不变的就是变。

这是何享健的真传,也与王石的“自我更新”论殊途同归。不过在笔者看来,其中还是有不变的,方洪波讲到一个细节:在家电行业,说明书跟产品实体不吻合是行业潜规则,但美的下决心改了过来,“我们宁愿做老实人,老实人不会吃亏” 。

什么是老实人?老实人是一种市场战略,也是一种职场战略,美的与方本人的经历可为证,周六拜访碧桂园也有此感。当然,“聪明人”也是一种战略,只不过随着组织的增大与延续,“聪明人”太多并非福音。

他在最后畅想了美的的未来:建立外部创投平台+内部创业平台;建立全球创新中心;进军机器人等高附加值行业……一股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迈,让笔者不由感到变“软”后又渐渐变“硬”的未来世界。


两个多小时的交流结束,走出美的总部,雨后的阳光倾泻而下,方洪波携团队在门口送别万科人。笔者与他交换名片,他一看,问道“现在周刊还有纸版的吗?”

笔者答曰:“已经全面互联网化,纸刊偶尔还会出专题。”

他似有惋惜之色,与笔者合影。

下文20016月刊发于美的空调事业部内刊《新视界》,刊物后因故停办

访《万科周刊》归来的梦想

想去万科看看的想法已很久了,在成行前,是带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去的,希望能获得一些关于主办刊物的宝贵经验和灵感回来。

前不久,愿望终于实现了,在经过深圳繁华街道的反复穿梭(司机不太识路)后,我们一行终于走进万科总部,建筑空间不大但不失整洁,节奏紧张但不失惬意,印象最深的应算一楼的饭厅和展示厅,初次见到的硬件和软件与《万科周刊》精致的风格有些不谋而合。

按照约定的交流内容,与《万科周刊》的编辑寒暄落座后,我们直奔主题:

编辑部有多少人?

专职还是兼职?

发行量有多大?等等。

也问了关于万科、关于王石……

对于《万科周刊》,我们最关心、也最困惑的是稿源问题,譬如如何克服内部约稿难,如何准时出刊等等,一位自称已算老编辑的小姐如实告诉我们这样一些事实,并阐释了他们对内部刊物的理解:

“我们不愿意让刊物成为企业的附属品,不过我们是用企业的视角去看万科,去看外部世界”、“《万科周刊》象企业的形象大使,带上它可以作为去车站接新员工的招贴”、“当初也曾争论过,内刊内办的旗号究竟能打多久?(注:内刊内办是指企业内刊服务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,主要向内部员工约稿)

不过深圳部分大企业的内刊眼光都投向了企业外部,不断向外部约稿,几年坚持下来,便有了稳固的稿源,渐渐成气候了。”

谈到这里,我们急切地问:“万科员工如何看《万科周刊》?”

“象本财经杂志吧”,编辑回答得很快,也很直接。

在万科赋予企业内刊新的定义和内涵面前,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想法和冲动:

内刊内办的生命力究竟有多久?

在于定位,抑或我们的组稿能力?

如果失去内部员工这样一个最直接、最具亲和力和现实感的读者群,内部刊物的价值用什么体现?

还有员工身后的家属?供应商?客户?他们如何认同、融入企业?

由此我想到了《新视界》,我们创办内刊的目的是希望提供一个供大家交流思想、激荡思维的阵地,将肩负起凝聚全体员工团队力量的重任,尽管它才五个月,但那是我们的理想和信念所在。

内刊内办和内刊外办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,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象《万科周刊》那样,也能生存得很好,但我们的初衷能永远保持不变吗?

前不久,我看到了一篇介绍直销之王——戴尔的文章,戴尔的成功是一个框架和一个执着的梦想,他向世人展示了他个人对商业本质的理解,持久并近乎固执地构建IT速度的三个要素:信息、信息处理和利用信息。让我们感谢戴尔所创造的商业框架,他的成功让我们每个人反思——“如果当年我也坚持一下我的那个想法呢?”

《新视界》能成为内刊内办的典范吗?

让所有关心支持《新视界》的人们给予回答。

【本文为作者的独立观点,不代表卓企网的立场;转载请注明出处】


分享到:

上一篇: 【创业故事】跨界创业--记顺骑电动车范远成
下一篇: 【创业故事】学无止境—记三胜家电总经理卢显昌

我要评论

温馨提示:登录后再评论,可赚取积分哦!【注:office内容,粘贴前请用TXT清除格式】


卓企咨询

资讯本月排行

常用链接: